在二战风云2中派遣士兵作战需要从基础兵种特性、战略部署、资源管理和实战技巧四个维度进行系统规划。步兵作为基础兵种,承担占领和侦查任务,但需避免与坦克正面冲突;轻型坦克和反坦克炮是前期开荒核心,前者负责快速突袭,后者针对敌方装甲单位;炮兵需依托地形掩护并提供远程火力支援,其射程远超视野范围,必须搭配侦查单位才能发挥最大效能;空军部队中的侦察机负责视野控制,轰炸机则专精高价值目标打击。兵种之间存在明确克制关系,例如火箭炮对车辆单位能造成4倍伤害,而防空炮则是应对敌机群的关键防御力量。
资源调配直接影响作战持续性,石油和钢材是维持机械化部队的核心物资。城市中的指挥部、工厂和科技中心需优先升级,前者解锁高级建筑,后者提升兵种科技水平。占领野外资源点后需派遣部队驻守,并通过交易所平衡资源盈余与缺口。士兵训练需结合战场等级提升逐步扩大编制规模,避免过早消耗珍贵资源培养低级兵种。军官系统为部队提供属性加成,重点培养与主力兵种匹配的指挥官,其技能升级应聚焦攻击力或防御力等关键属性。
实战中需遵循侦查-压制-占领的基础流程。进攻前派遣侦察车或侦察机获取敌方布防情报,优先标记炮塔和防空设施位置。攻城战采用坦克吸引火力、攻城炮远程拆解的经典战术,保持120距离单位以避免仇恨转移。遭遇战需确保炮兵位于森林等掩体后方,步兵则用于清理敌方反坦克单位。多支部队协同作战时,注意移动速度差异导致的阵型脱节,急行军技能可快速调整部署但会消耗额外油料。
后期作战更强调军团协同与兵种专精。将普通城市改造为军团城市可生产高级军备,通过商业区实现资源跨城调配。M40自行火炮和飞龙轰炸机成为战场主力,但需要兰开斯特轰炸机提供制空权保障。每场战役结束后需立即修复受损炮塔和空军基地,按炮塔-资源点-兵工厂顺序重建。警惕战场士气系统,部队士气低于50%将出现持续减员,通过集中优势兵力快速歼灭敌军可维持士气在增益区间。
丘陵地带适合部署炮兵单位获得射程加成,森林区域可降低敌方命中率但会阻碍坦克行进。海军舰船需依托岸防炮掩护,避免脱离海岸线作战。复杂地形中建议采用摩托化步兵进行迂回包抄,其视野优势能提前发现伏击单位。冬季地图需额外配备燃油补给车,严寒环境会加速机械化部队的燃料消耗。
最终胜利取决于情报分析与战术应变能力。定期查看战场动态,预判敌方资源采集路线进行截击。遭遇劣势时及时撤退保存主力,利用要塞防御消耗敌方兵力。加入活跃联盟可获取战术支援,但需统一兵种培养方向避免资源分散。持续观察新兵种实战表现,动态调整科技研发优先级,形成适应版本环境的作战体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