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二战期间,榴弹炮作为战场上的重要火力支援武器,经历了多方面的改进。这些改进主要集中在射程、机动性和弹药种类上。榴弹炮的口径从早期的75毫米逐步提升到105毫米、122毫米甚至155毫米,射程也随之大幅增加。苏联的M-30型122毫米榴弹炮最大射程达到11.8公里,而英国的25磅炮通过改进装药和炮架设计,射程从10500米提升到13000米。机动性方面,牵引式榴弹炮逐渐被自行榴弹炮取代,如美国的M7牧师自行榴弹炮,大大提高了战场部署效率。
弹药种类的丰富也是榴弹炮改进的重点。除了传统的高爆弹,还出现了穿甲弹、燃烧弹和子母弹等特种弹药。苏联为M-30榴弹炮配备了BP-460A高爆反坦克弹,可穿透160毫米装甲。德国的105毫米18榴弹炮则配备了多种弹种,包括烟幕弹和化学弹,适应不同战场需求。这些改进让榴弹炮不仅能打击步兵和工事,还能有效应对装甲目标,大大提升了战术灵活性。
榴弹炮的炮身和炮架设计也得到优化。法国施耐德公司为日本设计的九六式150毫米榴弹炮采用了自紧炮身技术,减轻重量的同时提高了炮管寿命。美国的M101式105毫米榴弹炮则改用开架式炮架和焊接钢结构,既减轻了重量又增强了稳定性。气压式制退机构的普及让榴弹炮的后坐力得到更好控制,射击精度和射速显著提升。
二战后期,榴弹炮的协同作战能力成为改进方向之一。通过搭配侦察单位和通讯设备,榴弹炮能够更精准地定位目标。德军在东线战场利用缴获的苏联M-30榴弹炮,配合炮兵雷达和观测气球,实现了更高效的火力覆盖。自行榴弹炮与坦克、步兵的协同战术也逐渐成熟,如美军在诺曼底登陆中采用M7自行榴弹炮为步兵提供伴随火力支援。
从射程、弹药到机动性和协同能力,每一项改进都让榴弹炮更适应现代战争的需求。这些历史经验在二战风云游戏中也有所体现,玩家可以通过合理运用榴弹炮的改进特性,在虚拟战场上重现二战的经典战术。